一、概况
加拿大的经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开始迅速发展,从1940-1980的40年间加拿大的人口仅增加了一倍,而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0倍。现在加拿大是全世界最富有的国家之一。1997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二千二百七十亿美元。1995年的国内总产值为五千六百三十亿元加币,1996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五千九百六十六亿美元。
加拿大是一个资源加工型的国家,许多产品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加拿大是技术密集型的国家,工农业的技术装备比较先进,劳动生产率高,劳工队伍共有一千五百万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约为6%、40%和54%。加拿大的经济实力在工业国家中居第七位,国民的人均收入2.5万美元,也属世界上最高的之一。
加拿大是世界上接受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外资投入最多的部门是采矿业和制造业,分别占60%和70%,其中美国资本比例最大,在两者之中均约占40%在本国资本中,私人资本主要集中在商业和服务行业,国家资本集中在电力与交通运输业。
加拿大的生产布局高度集中,南部沿边界宽约三百公里的狭长地带是全国工农业的主要分布区,安大略和魁北克两省南部的大湖-圣罗伦斯低地,更是全国经济的核心地带。
与其它的工业国家相比,加拿大的经济规模仍属小型。美国的经济比加拿大大12倍,日本比加拿大大的9倍,德国也比加拿大在四倍。尽管如此,加拿大国民的生活水平却是全世界最高的之一。其原因是加拿大的生产率在全世界高居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1995年部分国家国内个人平均总产值比较表
国家 价格:加拿大元
美国 $26,413
日本 $21,823
加拿大 $21,144
德国 $20,508
法国 $20,035
意大利 $19,691
英国 $18,476
墨西哥 $6,781
二、生产率表现
生产率是提高一个国家生活标准的最关键因素。生产率的提高保障了全民医疗保险、教育、福利的其它社会政策得以实行。以同样的劳力、资金和技术,能生产出越多的汽车、钢铁和小麦,就能享受更多的产品和服务。
从30年代中叶起,加拿大生产率的提高使得全国的个人平均所得增长了4倍。加拿大生产率增长的黄金时代是1962年到期973年,在这期间个人平均实际所得平均递增4%,其余的七十年代只递增不足3%,到了八十年代更降到2%以下。
在过去的十年中,国民所得继续在上升,但是工人的实际所得却基本上保持不变。这是因为收入的增长不是来自生产率的提高,而是因为更多的人去工作,同时政府也提供了更加慷慨的福利。
而在这过去的十年间,其它国家的生产率却在上升。从1981年到1988年,加拿大每小时的制造业产量只上升2.3%,在七大工业国中属于最低的,美国则上升了4%,意大利上升了4.2%,日本最高,增长率达到5.9%。对于加拿大制造业生产率下降的解释之一是,在过去的二十年中,较年青的和较没经验的新生一代纷纷进入了工人队伍。所以等到这一批年青的工人获得了经验以后,长远利益率下降的现象便会改变。
导致制造业生产率下降的另一因素是机器和设备投资的减缓,工人缺少赖以提高生产率的工具,自八十年代末期以来,这一方面的投资已大幅度地上升。
除了生产率低这一现象外,加拿大政府对公共设施(例如道路、桥梁、机场和下水道等)的投资也处于低迷状态。
保持基本公共设施的高效率运作对于整体经济的效率极为重要。在目前政府赤字未消除之前,是否应当增加这方面的开支,这是许多人在争论的题目之一。
有一部分人士认为,增加公共设施的开支将有利于长、短期的就业,因为它促进了生产。最后,有些分析家认为,生产率的下降和服务行业的发展有关。
有迹象表明,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熟悉了电脑和办公自动化的操作,服务行业的生产率正在上升。
八十年代虽然加拿大的整体生产率低于美国,但在部分行业中却超过美国,例如金属业,纺织业和成衣业。在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美国又拉大了和加拿大的距离,主要原因是美国在机械,电气,电子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1994年加拿大的劳工生产率(每个雇员的产量)增加了1.1%。相比之下,英国和法国增加了1.7,日本增加了1%,美国增加了0.7%,德国则下降了2.3。
1994年加拿大的工商征税率是十年来最佳的,增长了2.5%,原因之一是劳工成本的下降,该年的每小时工资只涨了1.5%。
三、通货膨胀
在过去十年中,控制通货膨胀是联邦政府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通货膨胀扰乱了经济信号,扭曲了资源分配的真实情景,使消费者和投资人产生误解。自由市场的基础是对回报率最高的行业进行投资。如果价格上升太快,投资者便会得到错误的信号,从而错误地分配他们的资源。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平缓的通货膨胀(3%-5%)是经济上可以忍受的。但八十年代的通货膨胀率却高达两位数。通货膨胀过高会摧毁人们,尤其是那些依靠固定收入者的购买力。造成经济上的灾难。
通货膨胀并不是短期内某个单一措施(例如增税)所引起的,它是在一段时期内平均物价的持续增长。长期通货膨胀的影响可从下列数字中看出:目前购买的影响可从下列数字中看出:目前购买100元钱的杂货在1980年只要支会60元钱,在1970年只要支付27元钱,在19500年只要支会17元钱。在过去的50年中,只有一年物价没有上涨。
随着物价的上涨,工资增长得更快。1950年,普通工人每小时工资为1。04元钱,今天则为13元钱。从容不迫920年到期990年,通货膨胀共上涨了七倍,但工资上涨了二十五倍。
消费者价格指标(Comsumer Price Index简称CPI)用于徇货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是最常用的通货膨胀指标。以下是世界上部分 国家的CPI对照表。
1996年部分国家的CPI指数
国家 CPI 国家 CPI
日本 107.0 法国 111.6
加拿大 111.8 美国 116.6
英国 118.2 德国 119.0
意大利 127.9 墨西哥 224.5
中央银行的责任是通过控制货币流通量来抑制物价。八十年代初,加拿大的通货膨涨平均高12%,而且一旦形成趋势,就很难降下来,由于消费者认为价格将不断上升,因而大量购买,导致物价持续上扬。
中央银行采取高利率政策和通货膨涨作斗争,有效地抑制了消费。八十年代末,联邦政府采取同样的政策对付通货膨涨。
抑制这两个时期高通货膨涨的代价是经济发展减缓和失业率上升。1981年失业率高达13%,1992年为11%。由于经济的疲弱,1993年的年中,通货膨涨降至2%以下,达到30年以来的最低点。以往最严重的通货膨涨问题,现在似乎已成为历史,不再是决定经济政策的最关键因素了。
四、经济难题
在今后的十年中,各国政府都将面临巨大的经济挑战。从经济角度来看,联邦政府的主要作用之一是维持稳定的低物价和高就业率。但这两个目标往往是互相冲突的,决策者必须在其中寻求平衡。
政府的另一作用是提供服务,例如医疗保险,教育,地区发展项目,失业金,救济金和老年金等,这些开支都是通过普通税收来支持的,当经济滑坡,失业率上升,税收减少时,社会对许多服务项目的要求,例如失业金和救济金都会上升。
这些"安全措施"一方面向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服务,另一方面也稳定了商业的周期性循环,避免从过热急速进入衰退。但这些措施也导致了赤字的增长,尤其是在经济衰退时期。
在1995-1996年度,联邦赤字是三百二十七亿元,累计公债是五千七百八十四亿元。
从1984年以来,政府不断地削减预算,但经济仍然没有走出赤字上升的周期性循环。赤字居高不下,导致国债利息的支出庞大。目前政府近三分之一的收入是用以支付国债的利息。这严重地限制政府通过财政行动来刺激经济的能力,例如减税或增加开支等。
联邦政府基本收支表(单位为百万元)
年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收入 131,081 135,540 135,40 138,635 146,566
支出 168,801 163,783 163,783 166,120 172,397
利息支出 40,978 39,490 39,490 40,126 46,274
当政府增加社会福利支出时,斟酌性的支出便减小,例如公共设施,研究与发展及工业计划等。资本投资的减少意味着未来经济效率的降低。
在经济增长时期,加拿大可以不断增加社会福利。但这些福利在经济长期低速发展、失业率居高不下时,便很难维持下去。除非经济恢复以往的增长率、政府的税收增加,否则加拿大人将要对这一全民福利制度做出一个痛苦的决定。
五、竞争力的危机
今天在世界范围内公司可以很自由地迁移到低工资的地区,资本也将跟着移动。现在,加拿大竞争力气下降已经成为加拿大工商界与决策阶层的主要忧虑之一。
不少研究者对加拿大竞争力的下降,劳工与制造成本的上升表示悲观。
但是,"中央银行评论"对竞争力的研究报告指出,"从1980年初以来,加拿大公认的国际成本竞争力表现了大幅度的摇摆,反映出期货价格走向的影响,国内需求对加元币值的压力以及其它的问题。而在1980-1992年期间,在经济整体水平上,成本竞争力的净变化是极小的。"
制造业竞争力状况较为恶化,反映出该行业生产率落后于美国的事实。但是应该指出,竞争力危机并不仅是一个单纯在公司的水平上控制成本的问题。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加、美两国汇率浮动的问题。
在八十年代末期,对抗通货膨涨的高利率政策导致加元高涨,使加拿大产品价格偏高,难以出口。
有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1991年,政府的货币政策导致在制造业中失去了十万个工作职位。也就是说,在竞争力方面,宏观政策和其它因素,例如工资、资金成本和发明创新等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竞争力强弱的衡量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相对优势法"的理论指出,一个国家并不需要在每一个行业中都有绝对的成本优势,而是要在某些行业中拥有相对的优势。
加国利息目前已低于美国,加币亦贬到历史低点的水平。因此,影响加拿大竞争力的一大不利因素在1997年及以后的数年内,应该不会再出现。
【工农业】
一、资源
加拿大的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境内已探明有巨大的煤、铁、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等矿藏。
铁矿的储量为三百三十六亿吨,主要分布在拉伯拉多高原的诺布累克、谢弗维尔和拉伯拉多城,魁北克省的哈佛圣皮埃尔附近、纽芬兰岛和温哥华岛。一九六四年在北部的巴芬岛也发现了大型的铁矿。
铀矿的储量约为六十九万多吨,约占全世界总储量的五分之一,铀城是北美洲最大的铀矿产地,镭锭港附近也有丰富的铜矿。
镍的储量仅次于新喀里多尼亚岛和古巴,居世界第三位,主要分布在萨德伯里,纳尔森河中游和伦迪尔湖畔的林累克。
煤的储量为八百五十一亿吨,主要分布在卑诗省、阿伯塔省和沙斯卡曲湾省的西南部。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约为十亿吨,主要分布在阿伯塔省。天然气的探明储量为二万五千亿立方米。
此外,钴、铅、锌、铬、铀、钛、钼、铂、铋、钍、银、钾盐、石棉等矿物的储量均居世界前列。这些矿物大多分布在安大略省和卑诗省。
加拿大的森林面积占全国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其中百分之八十是针叶林,南部的大湖区也生长有阔叶林。加拿大的木材蓄积量约为一百九十亿立方米,公次于前苏联、巴西和美国,居世界第四位。主要出产杉、松、杨、桦、糖槭等林木,是木材加工和造纸工业的原料。森林中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毛皮也是加拿大的特产,从十七世纪起就饮誉世界。
加拿大的土地资源也十分丰富,全国的耕地面积达四千多万公顷,牧场及草地三千多万公顷。中部平原面积广大,地势平坦,多黑钙土和栗钙土,水源丰富,牧草肥美,极适于发展家牧业。五大湖沿岸平原和罗伦斯河谷地及沿岩平原多冲积土,灌溉条件好,而且气候较温暖,也是发展农牧业的合适地区。
加拿大境内有众多河流和湖泊,不仅蕴有巨大的水能资源,水产资源也极丰富。纽芬兰附近的大西洋海域是寒暖交汇处,与日本北海道渔场和欧洲北海渔场并称为世界的三大渔场。
二、工业交通
(一)工矿业
加拿大一九八六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五千零五十七亿多元加币,其中工业产值占了百分之二十九,矿业占了百分之三,建筑和电力占了百分之十。全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工业集中在安大略和魁北克两省。
1、制造业
制造业是加拿大最大的产业部门,一九九四年的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运输设备、钢铁、机械制造、化工等部门发展很快,但传统的农矿产品加工工业仍占相当大的比重。
按产值计算,炼油工业已跃居制造业的首位,其欠是汽车制造、纸浆和造纸、屠宰及肉类加工、钢铁、锯材和板材、汽车零部件制造、机械设备制造、乳金属冶炼等。制造业中许多部门面向出口,并且以半成品为主。
加拿大炼油工业的规模很大,年炼油能力为1.12多亿吨,东部地区远离本国的石油产地,却集中了全国炼油能力的四分之三,每年从委内瑞拉和中东进口大量的原油。安大略省的萨尼亚和多伦多的西南,魁北克省的蒙特利尔和魁北克市为重要的炼油中心。西部地区所产原油,主要用于出口,也有少量是在当地的炼油基地加工,阿伯塔省的艾蒙顿、卡加利和卑诗省的温哥华,为西部的主要炼油中心。
近年来加拿大石油产地的石油加工业发展迅速,目前加拿大正逐步削减对美国的石油出口,将西部的输油管延伸至东部,以便最终实现西油东运,减少东部地区的石油进出口量。
以炼油工业为基础,石油化学工业也得到相应的发展,主要基地分布在萨尼亚、艾蒙顿。蒙特利尔等地。
加拿大的汽车制造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兴起,是发展最快,外资所占比重最大的部门。以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和美利坚四大汽车公司为首的美国资本约占加拿大汽车工业的97%。汽车工业主要分布在南部靠近美国的安大略半岛的温莎、查塔姆、奥沙瓦、多伦多等城市。该地区以及蒙特利尔、魁北克市等地,还是铁路车辆、收音机和船舶的制造中心的温莎市与美国的汽车城底特律隔河相望,就近装配由美国运入的汽车零部件。一九八七年加拿大汽车产量为一百零六万多辆。
加拿大的纸浆和和造纸工业在世界上占有突出的地位。纸浆和造纸工业主要分布在魁北克省,以蒙特利尔、三河城和魁北克市为中心,产量占全国38%,纸张和纸板产量占全国44%;其次是卑诗省和安大略省。东南部有许多河流可以漂送木材,丰富的水力资源可以发电,用来加工木材,东部林区采伐的树木有三分之一用于生产纸浆和造纸。加拿大一九八六年纸和纸板的产量为一千五百万吨,纸浆的产量仅次于美国,出口量则居世界首位。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大的新闻纸生产和出口国,生产的新闻纸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主要是供出口。
加拿大制材工业的70%分布在卑诗省,以温哥华、维多利亚等地为中心;此外魁北克和安大略两省约占1/4。加拿大锯材、板材、胶合板等产量居世界第三、四位,木材和胶合板等林产品是的重要出口外汇来源。
加拿大铁矿资源丰富,但其钢铁工业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随着汽车制造、石油开采和建筑业等的兴起而迅速发展的。钢铁工业成为战后增长最快的部门之一,主要分布在安大略湖沿岸的城市,哈默顿是最大的钢铁中心。一九八七年加拿大的钢产量为一千四百八十万吨,但其生产规模尚不能造就国民经济的需要,钢产量远低于主要的工业国家。
加拿大的有色金属冶金工业一般都配置在矿区附近,在镍、锌、铜等的主要矿区都有相应的冶炼基地。一部分金属矿经过初炼后,运到制造业发达的地区进行精炼,安大略半岛的科尔本港就设有大型的镍精炼厂。加拿大铝土矿蕴藏很少,但利用自己丰富的水电,从圭亚那、牙买加等国进口铝矿,炼铝能力居世界前列,产量在工业国家中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居世界第三位。主要的炼铝中心是魁北克省的阿尔维达和卑诗省的基蒂马特,在它们的附近都有大型水电站。
加拿大的机械制造、化工、纺织和食品加工业等也很发达。食品和饮料工业门类众多,分布很广。主要的部门是屠宰和肉类加工、乳品、制粉、其次是饮料、鱼品加工、水果和蔬菜罐头等。多伦多、蒙特利尔等大城市都是仪器和饮料工业中心。服装制造业也在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蒙特利尔生产的毛皮时装一直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2、采矿业
加拿大是世界主要矿业国之一,资源多样,产量高,出口比重大,矿业产值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在已开采的六十余种矿物中,镍、石棉、钾盐、铀、钼、硫磺、黄金、白银、铜、铅、钴、铂、镉、铋、石膏、铁等的开采量均居世界前列;70%以上产值的矿产品供出口,且以原矿为主,是世界上最大的矿产品出口国。矿产品出口额约占全国出口总额的20%。
一九八二年锌的产量居世界首位,镍、石棉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二,开然气、黄金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三,铜的开采量居世界第四,铁、银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五,石油的开采量居世界第八。一九九四年锌、镍、石棉的开采量居世界首位,钼、钴、钾盐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二位,金、银铂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三位,铜、铅的开采量居世界第四位。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加拿大石油、天然气的开采量迅速增长,燃料类在矿业的比重已超过金属类而占首位。一九九四年全国共生产原油一亿吨,天然气1,275亿立方米,煤6,800万吨。
燃料矿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开采地集中在阿伯塔省的艾蒙顿以南地区,其次是沙斯卡曲湾省的西南部。加拿大开采的天然气大量销往美国。加拿大还从天然气中提取硫,制成硫磺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采煤业主要分布在卑诗省和阿伯塔省。石油、天然气和煤的产地远离东部的消费中心,所以开采的燃料大量销往美国,而东部则需要从国外进口。
铀矿也是加拿大重要的能源矿,目前的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主要产于安大略省,包括休伦湖以北的埃利奥特湖和东部班罗夫特两在矿区,其次是沙斯卡曲湾省北部的湖泊区。
在金属矿中,铁矿是全国第三大宗的矿产品,产量一般都居世界第五至第六位。魁北克省的拉伯拉多地区为最大的产地诺布累克、谢弗维尔和拉伯拉多城都是著名的矿区。
在有色金属方面,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大的镍出口国,生产量的80%用于出口。安大略省的萨德伯里是最大的镍产地,产量约占全国的70%。安大略省也是锌、金、银告示的最大产区,该省出产的铜、钼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卑诗省是钼和铀的集中产地,其次还出产铅和锌。育空和西北领地的铅矿产量居全国首位,锌矿的开采量仅次于安大略省。此外,魁北克省的金、钼、铜、银,明尼托巴省的镍、铜,纽布朗斯威克省的银、锌等矿产的开采也占有一定地位。
在贵金属方面,白银主要产于安大略省和卑诗省,年产量为1200-1400吨,加拿大生产的白银80-90%用于出口。
在非金属矿方面,加拿大出口的石棉占全世界出口总额的近90%的石棉产于魁北克省的圣劳伦斯河以东地区,年产量160-190万吨,约占世界产量的40%。钾盐全部产于沙斯卡曲湾省的中南部地区,产量一直居世界第二。
3、电力工业
加拿大的电力工业以丰富的水力和燃料资源为基础,年发电量4,500亿度,居世界第四位,人均发电量居世界首位。
水电在加拿大占有重要的地位,圣罗伦斯河到五大湖一带建立了很多水力发电站,给当地的工业提供了能源。拉伯拉多地区的丘吉尔瀑布水电站发电能力达523万千瓦,是全国最大的水电站。规模更大的詹姆湾工程(发电能力1,000万千瓦)已完成了第一期工程。目前全国的电力有百分之七十以上来自水电,而且还有多余的电力输送到美国。
从六十年代初起,核电站开始在加拿大兴起,全国核电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集中在安大略省。
(二)交通运输业
加拿大幅员辽阔,农、林、矿等初级产品产量多,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全国以铁路和水运为主,公路、管道和航空运输也相当发达,组成了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
全国的铁路长度约十万公里,仅次于美国和前苏联,居世界第三位。加拿大有贯通全国的铁路网,最重要的干线有两条:国家铁路东起哈利法克斯经魁北克、温尼别格直到温哥华,全长6,100公里。
水运的货运量约占全国总货运量的四分之一,以海运为主,主要港口货运吞吐量为三亿多吨。国际海运约占60%,主要的国际贸易港有温哥华、蒙特利尔、魁北克、圣约翰、哈利法克斯和多伦多等。内河通航里程为三千二百多公里,主要的内河航道是以由五大湖经圣罗伦斯河通向大西洋的航道为主。圣罗伦斯河航道已经人工加深到八米多深,二万五千吨级的远洋海轮可以直达五大湖沿岸的各港口。
全国公路的总长度为92.8万公里,其中共2/3是加铺路面的,大多分布在城市和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的东南部。东起圣约翰,西抵维多利亚的横贯加拿大公路为最重要的公路干线,全长7,909公里。
加拿大也是世界上航空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全国共有800多个注册机场,各大城市之间都有航线相通,飞机已成为加拿大人日常的重要交通工具。多伦多、蒙特利尔、温哥华、卡加利等都是重要的国际航空港。
管道是运输石油、天然气和石油产品的主要通道,已经成为加拿大现代交通运输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油、气管道长度达三万五千公里左右,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
三、农业
加拿大农业发达,农业的机械化和和商品化的程度都比较高,几乎农、渔、畜、林以及园艺业已全过程采用机械化生产,农业劳动力约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二,占全国劳动力的百分之五。
(一)农牧业
加拿大是世界最大的粮食征税国和出口国之一,谷物产量居世界第五位,人均产量首位,农牧并重,畜牧业占优势。一九八七年加拿大的农牧业生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五。
加拿大农业用地占全国土地面积的 7.2%,其中耕地6.65多亿亩,耕地中约2/3种植大田作物,约1/4为休闲地,其余用作牧场。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可耕作九十二公顷土地,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位。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年生产谷物两百吨,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种植业以小麦、大麦、燕麦、玉米等谷物为主,其他的主要作物有干草、油菜、亚麻、马铃薯、甜菜、向日葵、烟草、蔬菜、水果等。
近年来小麦产量起伏比较大,一九八一年为二千四百五十吨,一九八八年为一千五百多万吨。国内每年的需要量仅为四百多万吨,其余全部供出口,出口量占世界小麦出口量的1/4至1/3,仅次于美国。
西部草原地区以种植小麦为主,故本地区不"世界面包筐"之称。在中部平原和对罗伦斯河沿岸一带主要种植燕麦、大麦、玉米等饲料以及蔬菜和水果。
加拿大的畜牧业以饲养肉牛和乳牛为主,其次是猪和家禽。全国有草场三千五百万公顷,牧草种植普遍,除天然草地外;耕地中有相当部分用作牧场或种植饮料作物,实际用于畜牧业的土地占农业用地的一半以上。西部草原地区主要饲养肉用牛,而在城市人口集中的安大略和魁北克两省则主要发展乳牛业。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畜产品的产值开始超过种植业。
一九九六年加拿大饲养的猪的总数为一千一百二十万头,羊的总数仅为二万八千头。肉类和乳制品在出口产品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畜产品的出口值已超过粮食的出口值。
(二)林业
加拿大的林业生产,从森林的养护到木材的采伐、运输和加工完全实现机械化,劳动生产率水平相当于高。
加拿大的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百分之五十七,森林蓄积量一百九十多亿立方米。
英属哥伦比亚省的林木径级较大,该省主要生产制材原木,其次是制浆材,采伐的原木约占全国总伐量的一半左右。以安大略、魁北克两省为中心的东部地区,林木径级较小,以生产纸浆材为主,采伐的原木约占总采伐量的40%。
林区采伐的原木一般要经过加工,制造成木材、胶合板、纸浆、纸板、新闻纸等。林业产品是加拿大重要的外汇来源。
(三)渔业
加拿大的渔业也很发达,以海洋捕捞为主,每年的鱼获量约为一百多万吨。
东部沿海纽芬兰附近是世界著名的渔场,渔业产量占全国海产总产量的百分之八十五,盛产鳕鱼、大比目鱼等。纽布郎斯威克省的雪迪克(Shediac)盛产龙虾,有"世界龙虾之都"的称号。太平洋沿岸也是重要的渔场,产量占全国海产总产值的百分之十五。以鲑鱼、鲭鱼等为主。
内陆淡水地区也出产淡水鱼,每年的渔获量为五万吨左右,伊利湖和温尼别格湖是主要的产区。
加拿大的水产品三分之二供出口,主要销往美国。加拿大的水产品出口量仅次于挪威和日本,居世界第三位。
【金融】
一、中央银行
加拿大银行(Bank of Canada)所起的作用是规范信贷和贷币。它拥有广泛的独立操作权力,但是货币政策上的最终决定权仍然掌握在联邦财政部长的手中。联邦财政部长的权力不仅涉及银行,而且涉及其它在联邦注册或取得法人地位的私营金融机构。
加拿大中央银行1935年3月11日开始营业,它的责任是:以国家经济生活为最高利益,规范信贷和货币,控制和保护国家货币市场的价值,高速生产、贸易、物价和就业水平,提高加拿大的经济与金融福利。凭着立法赋予它的巨大权力,中央银行对于加拿大的货币和信贷增长均有控制性的影响力,并从而影响到消费和经济活动水平。
中央银行的董事会包括一名董事长,一名高级副董事长,十二名来自全国各地和各个行业的临时董事。财政部副部长在董事会中也占有一席,但无投票权。外来董事由财政部委任,任期三年,他们委任的董事长和副董事长任期七年。所有任命均需院督的批准。
中央银行所关心的主要总是之一是保持低通货膨涨率。当消费增长过速,经济发展过热,通货膨涨率便可能上升。中央通常采取提高利率的手段,增加消费成本,从而抑制消费,以阻止通货膨涨率上升。反之,当经济发展过于缓慢,消费意愿低迷时,中央银行便降低利率,以降低投资成本来刺激生产和消费,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1993年12月中央银行和财政部联合宣布,将1995年至1998年的通货膨涨率控制在1%至3%的范围内。这一目标的公布清楚地表明了该段时期内利率的走向,使公司和个人在做出其经济决定时有一个决策参考。
中央银行不接受个人的存款,也不和特权银行争夺商业银行业务。它是加拿大公共债务管理方面的政府财务代理。中央银行可以买、卖联邦、省以及英国和美国政府发行或担保的有价证券和一部分商业债券,可以买卖贵金属和外币。它可以接受联邦政府、省政府、特许银行以及加拿大付款协会成员的无息存款,也可以接受外国中央银行的存款。
中央银行可以向特权银行或在中央银行有存款的CPA成员机构发放不超过6个月的有抵押的贷款。联邦和省政府也可以向中央银行告贷。中央银行必须公布它的放贷利率,这便是央行利率(the Bank Rate)。
在加拿大,唯一的发行钞票权属于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根据公众的需要而定量发行钞票。在1995年,平均有十亿张钞票在市面上流通,总值大约为二百六十亿。
二、货币制度
加拿大的货币制度以十进制为基础,货币单位是元(dollar,符号Can$)。中央银行有唯一的钞票发行权。联邦政府则有唯一的硬币发行权。政府是通过加拿大皇家铸币厂发行硬币的。目前市面上流通的加拿大货币为:
硬币:一分,五分,十分,二十五分,一元和二元;
纸币: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一百元,一千元。
自1939年以来,加币一直都是属于固定汇率,但比例有所变化。自1950年10月2日起,加币开始成为浮动汇率。在其后的两年中,外币兑换控制条例先后被取消,加币对美元的比价也起落不定,从低于美元到超过美元,现在则又回到低于美元的价位。
在60年代初,由于外资流入加拿大的数量剧降,加币面临压力,相对美元大幅度贬值。加拿大当局为了稳定汇率,开始抛售外币,并向国际贷币基金,美国及英国大幅度举措。1962年5月,加拿大又恢复到固定汇率政策,将加币定在0.9250美分的汇率,允许浮动的范围为上、下各一个百分点。
1970年5月31日,加拿大政府再次解除固定汇率。最初阶段加币和美元基本上相等。但在1977-1986年间,加币开始贬值,最低时曾降到1986年的0.69美分。1991年加币反弹到0.89美分,但从此之后又开始下跌,1997年底的汇率基本上保持在0.71美分左右。
三、金融机构的管理
(一)有关规定
新的《银行条例》,《保险公司条例》和《信托与贷款公司条例》允许金融机构在国内外进行更大的竞争。新规定增加了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相互拥有的机会。
新的立法也消除了金融业中的一些分工:信托公司和保险公司向消费者和公司放贷的权利增加了;银行和信托公司可以拥有保险公司;银行和保险公司可以拥有信托公司。所有的机构都可以同它们的信用卡顾客推销其下属公司的服务项目。
这三项新的立法规定,银行、信托公司、放贷公司和保险公司必须向顾客公布它们贷款的成本和收费的成本。虽然银行可以拥有保险公司,但是不准通过它们的分行去推销的保险项目包括:信用卡保险,房屋贷款保险和旅行保险。
加拿大的银行作业是由银行法管制的,该法对银行的成立,储备金(1994年以后被废除)比例,什么是银行可做和不可做的事情,均有详细的规定。银行法通常是十年左右修正一次,从1871年以来,主要的修正共有11次,最近的一次在1991年。
新的银行法和原先的一样,规定银行的股东必须分散,不许任何个人或集团拥有10%以上的股份,同时银行不准从事汽车租赁业务。
(二)金融机构督察
金融机构督察(the Superintendent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负责执行银行法,保险公司法,信托与贷款公司法,和其它的有关立法。金融机构督察向财政部长负责。督察办公室的职责包括监督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贷款公司、信用合作社、投资公司和受联邦管辖的养老金机构。
督察的职责包括:
1 检查金融机构的事务,以确定有关规定是否被遵守,以及机构的财务是否健全;
2 通过检查,确保这些机构的作业符合存款户、保单持有者、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
3 每年至少向财政部长作一次工作汇报;
4 充当财政部长的金融机构事务顾问。
(三)加拿大存款保险公司
存款保险公司(the Canada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简称CDIC)成立于1967年,其成员包括银行,信托公司和贷款公司。加拿大存款保险公司主要功能是对存款户的存款进行保险,最高保额为六万元加币。它的目的包括:促进各成员机构高标准的商业和金融操作;促进并且提高加拿大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由于CDIC的存在,加拿大一般银行的存款户都可以对其存款的安全性高枕无忧。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CDIC所担保的六万元是加币,因而外币存款不在其保险范围内。
CDIC的董事会共有九名董事,其中之一由院督(Covernor in Council)任命为董事长,其余八名分别为:加拿大银行行长,财政部副部长,金融机构督察和一名副督察,外加四名来自私营机构的董事。
(四)加拿大付款协会
加拿大付款协会(the Canadian Payment Association,简称CPA)成立于1980年,它是一个受政府规定制约的公共目的组织,其任务;建立和运行一套全国清账和结算系统,并规划全国支付系统的发展"。加拿大银行和特许银行是该协会的法定成员,其它接收存款的金融机构亦有资格参加该协会。
CPA在电子结算,自动提款机,电子转账、电子资料交换和其它各种迅捷高效率的支票结算系统等方面均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五)新技术
银行和证券业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包括新的资讯和通讯技术的出现。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电脑技术使得自动柜员机和日息的计算成为可能。今天,股票和债券市场可以说已经是全球一体了,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都在交易。全球的投资、货币兑换和股票买卖都可在一个地方进行。
美国与欧洲和投资商正在采取行动,以利用这一新生技术。由于加拿大金融界的规模相对比较小,它将依靠新的作业规定和与外国金融公司的合作来跟上这些最新的发展。
四、各类金融机构
(一)银行
银行的业务包括:接收存款,放贷,证券和外币买卖以及保险箱业务。目前,加拿大银行的资产已经超过7770亿加币,其中30%以上为外币。
1 、两类银行
1980年的《银行法》允许建立外国银行或少数人控股的银行,即所谓的B类银行。而A类银行则属于传统的银行,任何个人或团体都不得拥有10%以上的股份。1988年,A类和B类银行又被改称为一类和二类银行。
这两类银行的区别主要仍是股权的情况的不同。截至1994年8月,加拿大共有7家一类银行和53家二类银行。
1987年新的立法允许银行拥有证券行。1991年的立法允许银行拥有信托和保险。金融服务业传统的"四大支柱"(银行、信托、保险和证券)从此合而为一。
2 、特许银行(Chartered Banks)
加拿大的特许银行是由国会特许批准,根据《银行法》开展业务的。在过去的一个半世纪中,银行系统发展出一套全国分行的网络。虽然现在的特许银行的数目比本世纪初的时候少,但分行的数目却大为增加。目前国内银行分行的数量高达7,971个,在海外60个国家开设300个办事处。
加拿大国内的特许银行经历了许多次兼并和合并。1901年34家特许银行到了1931年仅剩10家。1953年,成立了麦肯太尔银行。1955年多伦多银行和道明银行合并,成立了多伦多道明银行。1956年巴克莱银行和加拿大帝国银行合并;1961年加拿大商业银行和帝国银行合并,成立了今天的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
现在加拿大的特许银行一共有八家,其余的六家为:满地可银行,诺瓦.斯高莎银行,加拿大省银行,皇家银行,国民银行和麦肯太尔银行。它们当中历史最久的是满地可银行;资金最大的是皇家银行。
(二)信用社
加拿大的信用社是消费者共同拥有的一种金融机构,每个存款户都是股东。它提供储蓄、贷款、支票等业务。截至1993年底,加拿大共有2,553家信用社,975万名成员,资产超过900亿元加币。
(三) 信托公司
加拿大的第一家信托公司成立于1872年。目前加拿大的71家信托公司在全国有一千一百多家分行及六百五十多家地产办事处。
加拿大的信托公司可以根据联邦或省的法律成立,并且允许跨省营业。它是唯一经政府授权可以提供信托业务的公司,其职能包括充当执行人,受托人和财务代理等,包括对财产和投资的管理。
信托公司也接受存款和支付利息。这些存款相当于受托款,其本金和利息均由信托公司本身保证。由于信托公司通常支付的利息较高,营业时间较长,其零存与定存业务在过去10年中增长了300%以上。
信托公司的服务对象包括企业和个人。服务项目包括:股票的注册与转让,红利的分发和其它股东服务,债券的托管,养老金的托管等等。目前这一行业的资产超过二千九百五十亿元加币。
(四) 保险公司
加拿大的保险公司或会社都必须向各省的保险当局注册或申领牌照,然后才能营业。截至1995年底,向联邦保险部注册在案的共有29家会社和346家公司。
根据1992年的《保险公司法》,保险公司发放商业贷款和消费者贷款的权力有所扩大,但它们仍然无法接受存款。新的规定将使保险公司的寿险客户直接享受该公司经营状况的利益,公司必须公布资料,使客户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客户还有权在公司内投票。
新规定将保险公司变成普通的股份公司,而不是以前的那种由保单持有者拥有的"共有公司"。这一改变使公司得以发行优先股,并改善它们的借贷能力。
1、人寿与健康保险
加拿大的人寿保险市场非常国际化,竞争也极为剧烈。开展这项业务的保险公司除了加拿大公司之外,还有美国的,英国的和欧洲的公司。同时许多加拿大公司也在海外成功地经营了许多年。
目前在加拿大的140家人寿保险公司中,79家是加拿大注册的,48家美国的,2家是英国的,11家来自欧洲大陆。其中113家根据联邦法注册,提供了88%的寿险业务。
加拿大多数的人寿保险与健康保险公司由联邦政府管制,以保证投保人的利益。政府人员定期检查保险公司,以确保其精算负债足以支付理赔。公司必须将年报定期上交联邦金融机构督察办公室,列明公司的资产、负债、营收、付财以及其它的财务资料。
执业的保险公司必须先在所在的省份领取执照。各省的政府对执照、经纪行为、合同内容、客户服务及投诉等都有一系列相应的规定。
截至1995年底,加拿大人拥有一万六千亿元加币的寿险保单,比1994年多出了七百亿元,较十年前更是多出了一倍。其中的88.6%是买自加拿大的公司,其它的买自美国,英国及欧洲的公司。
1995年,加拿大人拥有寿险客户约有一千三百万人,团体客户有十一万一千一百个,总投保人数约为二千二百八十万人。目前团体投保约占总数的51.4%,个人投保占48.6%。在团体寿险中,62%是雇员团体,9%是工会会员和协会会员。在个人寿险中,40%是长期储值性的,60%是短期无储值的。若将未投保人排除在外,1995年底加拿大人寿保险的全体投保人的平均保额为99,100元加币。加拿大百分八十三的家庭拥有某种形式的寿险,平均每个家庭的投保额为174,500元加币。
2、健康与残废险
投保于私营的健康与残废险的人数持续上升,1995年的团体投保人数为:四百八十万人投长期残废险,一百六十万人投短期残废险。个人投保数为七十万九千人。
购买额外医疗保险的人数为一千二百五十万人,他们可以获得省政府社会保险范围之外的服务,1995年,共有二百七十万工人和他们的四百万个家属享受了牙医保险。
3、财产及灾难保险
普通保险是指人寿保险以外的一切保险。它是1804年首次被引进加拿大,1809年出现了加拿大首家普通险公司。1994年普通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为一百六十亿元加币。
目前全国性的普通险大公司约有一百家,其它的一些公司多是地方性或专业性的。
1994年,53.1%的保费来自汽车保险,财产险(包括火险、个人财产、地震、爆炸、伪造、陆上运输、偷盗、天气及风暴等)占32.9%。第三责任险及其他灾害险占14%。
外资公司及其分公司在普通保险市场上所占的比例极大,其中英国公司尤为突出。1994年英资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达22%,加拿大公司占38%,其余的外资公司约占40%。
(五)证券行
加拿大证券行协会(The Investment Dealers Association of Canada,简称IDA)是证券业中自我规范的机构。其成员负责95%以上的证券交易。IDA的作用是:通过研究,公告和介绍,建立并贯彻高标准的业务程序,一个储蓄政策的框架以及促进资本增值和有效分布的投资。
IDA是1916年应联邦政府战争贷款的要求而成立的。现在的成员已包括125家证券行,26,000名从业人员。
为了保护投资者和IDA的成员,发展和实施一套恰当的自我规范程序是极为必要,而且必须保持连续不断。IDA的成员必须符合商业行为的高标准,维持足够的资金和保险,并且要表现出它的经验和能力。进入该行业的人必须是品德良好,并且学完了规定的课程。
"加拿大投资者保护基金"是IDA和各交易所资助的。IDA的成员一旦倒闭,投资者的利益可以从该基金处得到赔偿。
所有的这一切规定和设施,都保证了投资者及证券业的利益以及证券市场的公信度。客户若对IDA的成员有任何不满,都可以向IDA提出投诉。
五、股票融资
(一)有关股票的规定
只有上市公司才可以向市场发行股票。组建公司的文件及修正件将确定公司是上市公司还是私人公司。
证券业的监管是属于省政府的职责范围,各省都对证券的销售有立法规定,此外,政府对招股书、个人出售股票的登记以及特殊销售证券的方法都有详细的专门规定。
每省都设有证券委员会或类似的机构,来监督证券买卖的公平性。他们有权调查可疑的交易,对于违规者,他们有权施以罚款和其它惩罚性措施。
在一般的情况下希望上市的公司必须将招股书及有关材料递交给证券委员会,或向其他同类机构提出申请。申请材料必须详细说明公司的业务性质,财务结构和上市的股票。
矿业、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必须额外提交地质报告。所有的财务报表都需通过审计。上市公司必须及时让投资大众了解公司的业务进展情况。
(二)股票交易所
加拿大的证券交易多数由各个省份来进行规范。联邦的《刑典》和公司立法只对某些活动有效,证券法的立法和执法都是由省政府控制的。由联邦规范的金融机构的一些证券活动则归联邦的"金融机构督察办公室"来规范。
随着金融业规定的放宽,新的团体不断进入证券交易领域。这些包括非居民、银行、保险公司和信用社等。
在设有证券交易所的省份,证券委员会将许多权利都下放给交易所。因此交易所负起了监督交易的责任,包括对交易的具体条件的规定,对不符规定的公司予以除牌,规范交易所成员和公众之间的交易,对违规的成员予以惩罚。
此外,股票经纪还必须向证券委员会登记,其雇主经纪行也必须得到交易所的批准。违规的人员或公司均可能被吊销登记和批文。因而各省的证券管理人员和交易所对股票经纪有着直接的控制。这套控制系统一直都在被强有力的执行着。
目前加拿大共有五个交易所,他们分别是:多伦多,满地可,温哥华,阿伯塔和温尼别格。另外还有三家期货交易所:多伦多,满地可和温尼别格。多伦多股票交易所的交易价值约占全国的81%,它在1993年的股数交易量为一百四十八千万股,金额为一千四百七十亿元加币。
【对外贸易】
一、国际贸易对加拿大的重要性
加拿大的经济是一个开放的经济,加拿大国民生活标准的维持极大的依赖于国际贸易,对外贸易总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三十。
加拿大对外贸易额的百分之三十左右是同美国进行的,其次是日本、英国和德国等。全国四分之三的出口是销往美国,尽管加拿大试图使这一集中的贸易模式分散化,但目前美国依然是好的最主要出口市场。其余的出口市场是:英国(占1.5%)日本(占4.5%),欧洲的其余国家(占4.8%)。1995年,加拿大75%的出口商品是卖到美国,70%的进口商品来自美国。
现在加拿大的出口已不再以原料为主,制成品约占出口总额的近50%,半成品(例如纸和纸浆)占30%。对美国的出口主要是制成品,出口到其余各国的主要是以资源工业为主的初级产品。
1995年,加拿大的出口上升了16%,进口上升了11%,出现货品贸易顺差。但是,在非货品贸易上,加拿大的逆差达四百十亿元加币。主要的原因是加拿大购买了大量的服务,从而必须向外国投资者支付利息。
在加拿大的出口中,天然资源约占31%,以原油、小麦、纸浆、木材、矿产品、面粉为主。汽车产品、机械和设备在进出口中占据了主导地位。1995年,汽车车辆和零配件占出口的22%。石油产品、机器、电器设备和工业产品占出口的38%,占进口的53%。
最近出口业的改善主要是因为美国经济的发展。其它因素包括加元的贬值,和美加之间1989年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的生效。
虽然加拿大在商品贸易中有顺差,但整体的流通账却呈逆差状态。这意味着在旅游,商业服务(例如咨询和专业服务,权利金和专利费等)等方面,加拿大人进口的要超过出口的,1995年的流通账逆差为二百八十亿元。
不过这一逆差并不一定是坏事。在过去十年中,加拿大国内总产值的增长率在七大工业国中仅低于日本,所以向外国债权人支付利息和红利也就不可避免了。当外国人在加拿大投资时,他们补充了加拿大的储蓄,从而提供了资本,增加了资本供应。
最近数年来,加拿大通过发行债券,大举在国外借债。到1993年,外国人已持有加拿大国债的三分之一。加拿大经济的增长和消费对外资的依赖越多,对外国投资人的债务也就越重。
1996年加拿大的进口总值为一千八百八十亿美元,出口总值为一千六百四十三亿美元。
表9
加拿大的主要贸易伙伴
商品出口与进口
年份 1994年 1995年 1994年 1995年
美国 177,881 201,795 151,625 168,872
英国 3,080 3,815 4,782 4,868
其他欧盟国家 8,194 12,248 11,331 15,086
日本 9,332 11,382 8,239 8,364
其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 4,073 4,196 7,321 7,730
其它国家 15,294 20,101 19,600 20,332
总计 217,854 253,536 202,807 225,251
单位为百万元加币。
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是美国、加拿大与墨西哥三国间的协定,其目标是减少贸易障碍,从而增加三国的就业和产量。1993年8月加、墨两国通过了该协定,同年十一月,该协议也在美国得到通过。
这一协定将全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内的三个经济实体联合在一起,在其后十年中降低关税和非关税障碍。为了保证贸易协定的通过,三国都同意签署有关劳工和环保的附加协定,以防止一些公司钻这方面的漏洞。
许多加拿大人担心,与墨西哥的自由贸易将导致加拿大公司利用墨西哥的低工资,增加加拿大的失业。但经济贸易理论指出,尽管一些低工资的工作将会因此而失去,不过能利用其相对优势专业来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国家终究将会获利。
从长远的观点来看,贸易障碍的降低将提高生产率,扩大工厂规模,延长征税周期。加拿大也因此得以更加容易地进入1亿人口的额外市场。
虽然加、墨两国间的关税极低,但是两国之间的贸易目前仍然很少。1995年,加拿大对墨西哥的出口增加了5%,进口增加了18%。向墨西哥的出口商品大约为十亿元加币,由墨西哥出口的约为45亿元加币。
自1994年以来,美、加、墨三国的国民总产值大约为七万亿元加币。预计到2003年,三国之间对贸易和投资的多数限制都将取消。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10-6008
|